湖南法治報 通訊員 李卓峰
醫療保障作為一項民生事業,保障有力才能打造出社會和諧穩定這根“定海神針”。創建清廉醫保,營造持續向好的地方環境,離不開基金監管這支強有力的清廉醫保執法隊伍。
法制教育常態化、執法體系系統化,執法行為規范化、執法過程制度化,執法考評精細化……今年以來,津市市醫療保障局基金監管工作以“清廉醫保”集中整治為主抓手,橫縱向聯動、層層壓實責任,強化文明執法理念,確保執法公正廉潔,堅決守住百姓的“救命錢”。
不卑不亢文明執法,提高公信力滿意度
“你院今天住院病人多少?在床率怎樣?請假患者手續是否完備?”“請提供一下病人的住院一日一清單”……這是津市市醫療保障局基金監督管理股執法人員開展協議醫療機構突擊稽查的日常問話。發現掛床住院、過度檢查、過度醫療、超標準收費、分解項目多收費等疑似問題,會立即登記,次日召開問題研判會商議是否違反協議規定或是違反《基金監督管理條例》須按協議處理還是立案處理。這是津市市醫保局持續強化執法精度、密度工作中的一個縮影。
津市市醫療保障局成立三年以來,為確保執法公正廉潔,不搞過度執法,不斷提高執法隊伍能力建設,不斷提升執法水平和執法公信力,不搞“以罰代管”,“穩”字當頭抓監管,讓執法行為更有溫度。
根據省醫保局自由裁量權規定,津市市醫療保障局最大限度減少權力尋租空間,確保執法客觀公正,執法程序完全符合執法流程和常德市行政執法“四項制度”要求。2021年起,津市醫保基金監管工作以清廉醫保為抓手,嚴格按照《湖南省醫療保障基金使用監督管理行政處罰裁量基準適用辦法》,理清市本級層面行政處罰裁量基準定義,通過不斷探討分析,以常德市醫保局定點醫藥機構范本為基礎,根據本市實際,將協議逐條細化、逐項賦分,不斷細化違反協議行為分檔分類,讓執法行為更加科學化、合理化,信服度更高。
今年起,津市醫保運用“互聯網+”視頻監控、人臉識別等智能技術,實行大數據實時動態智能監控;對掛床住院、虛構醫療服務等住院行為進行數據比對和算法識別,醫保基金網格化社會監管云平臺監控正高效運行。有了大數據平臺的輔助,基金監管的效率成倍提高,基金監管的工作量大為降低。
下一步,津市醫保將大力推動基金監管執法系統信息化等新機制,實現對執法辦案人員的全程、實時和動態監管。
練好行政執法基本功,增強基金監管震懾力
打鐵還須自身硬。工作得以穩步推進,必然需要一支有理論和實踐功底的執法隊伍。為此,津市市醫保局不斷夯實執法人員內功,通過內學法律法規、學懂弄通執法流程,外選派新人參加上級飛行檢查學執法操作,提升執法經驗和水平,不斷提升監管隊伍的執法綜合能力。
津市醫保局定期組織開展“醫保講堂”,各業務股室現場教學,定期不定期開展案情分析會,并不斷推動執法人員法紀教育,強化清廉醫保意識,持續凈化和提高監管隊伍風氣、士氣,從源頭杜絕執法人員出現認知偏差,以堅定的法治素養、熟練掌握的法律政策開展行政監督檢查。??
如何在執法工作中體現“穩”字,那就是學習各類執法反面典型和開展執法考評。在建立容錯機制的同時,尋求更加具有震懾力而非簡單行政處罰的執法模式。緊跟中央“穩中求進”精神和主基調,無縫式、多密度的開展協議醫藥機構稽查、檢查,發現問題責令限期整改,不得再犯,津市醫藥機構環境大為改觀,群眾滿意度不斷提高。
此外,津市醫保對廉潔執法情況,通過采取互評、點評、問詢、問卷調查等形式進行摸排調查,通過內審內控防止出現風險點,有力地防止了執法過程中濫用職權、粗暴執法、優親厚友、吃拿卡要等違紀行為。
打造一支有“溫度”的執法隊伍,重在處理的每一個流程、環節、力度和方式。津市醫保行政執法工作的清廉底色、清廉氛圍擺在那里,只增不減;“清廉單元”“清廉津市”創建的任務就在那里,也會讓你壓力倍增,動力不得不強;“政治監督、跟進監督、重點監督、下沉監督、不定期監督、專項監督”這六項監督如同“緊箍咒”,讓執法在百姓心目中有暖度,讓協議醫藥機構感覺到冷度,但最終的目的是讓各方都有“體感舒適度”。為此,津市醫保監管工作的路還很長,任務和挑戰還很艱巨,我們將鍥而不舍、砥礪前行、奮力趕超,以人民為中心,以黨的事業為己任,力爭監管工作在全省爭先創優,取得佳績。
一審:李林俊
二審:伏志勇
三審:萬朝暉
責編:伏志勇
來源:湖南法治報